聯(lián)合宇宙引擎技術(shù)
關(guān)于本技術(shù),必須要提一下一個二十世紀中葉的小插曲——"瑟爾效應",這是指二十世紀中葉,由英國人約翰·瑟爾發(fā)現(xiàn),并由此制作了該世紀最具有爭議的發(fā)明之一“瑟爾機”——這位并沒有任何名校背景、高學歷的發(fā)明家闡述其發(fā)明發(fā)現(xiàn)的來源——竟然是來自一個夢,外星人托給他每年穩(wěn)定兩個的夢,這一開始就讓人十分驚訝。所以正如同這么不靠譜的來源,瑟爾效應及其產(chǎn)物一直飽受質(zhì)疑,甚至有人人為這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科學之一、瑟爾先生也是一個典型的“民科”。但仍有不少人相信瑟爾效應真的存在,這種可以擺重力、高效轉(zhuǎn)換電能熱能為磁能的新時代引擎、裝上它的飛行器“半小時內(nèi)就可以從英國飛抵日本,時速高于19000公里”像未解之謎里的UFO一樣。為此他們根據(jù)已有的資料重置瑟爾機的設計圖、籌集資金制作,甚至有正規(guī)的科研機構(gòu)專門成立課題研究這個東西,有人因此申請了專利…可這些曇花一現(xiàn)的新聞絕大多數(shù)歸于了沉寂,這些科學愛好者們解釋說“受到了公權(quán)力的打壓”……這么多年過去了,瑟爾先生已經(jīng)入土已久,那些年的孰是孰非已經(jīng)不可考,甚至包括瑟爾效應和瑟爾機的本身,但這并非沒有價值,瑟爾機的原理和構(gòu)造,為新時代的進步指明了一個方向。近現(xiàn)代以來,引力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進步,人類能夠觀測到的,不僅僅是偶爾一兩個引力波信號,而依靠新的技術(shù)和理論,人類已經(jīng)可以一直觀測引力波的存在,并有限的加以利用。而這種研究使得引力子,這種如歷史早前人類假想的“以太”一樣,雖然并不實際存在,但在新的科技階段上,被賦予了新的意義,比如說,有限利用的成果之一,引力帆。簡單的比喻,由于對引力波的進一步探究,重新定義了引力子,那么此時的人類可以將物與物之間的引力比作一股信風,雖然常年逆風,但可以借助風帆逆風行駛,和帆船逆風行駛一樣。竟然可以成為目前階段宇宙航行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之一。但是,出力相當殘念,若想單靠這一種動力擺地球引力,以及大氣層內(nèi)的復雜情況,這幾乎是不可能的。這時,瑟爾效應的遺產(chǎn)就站出來了,一種新型的、雖然并沒有如此聲稱,但因為相似度極高,被認為基于瑟爾機改良的新引擎出現(xiàn)了,并不是電能直接產(chǎn)生高能量粒子流,將其能量高效成對抗引力的磁能,可以將人類和物資送到失重的太空中,而且成本、可靠以及實用便利等相較于最早火箭,已經(jīng)是天壤之別,雖然相對于火箭還是慢了一些。這樣了太空,則要面對的是以年為單位的長途旅行,新的引擎并不是永動機,不能全程提供動力,這時候前文提到的引力帆就成為了主角,為旅途提供緩慢的加速和微調(diào),確保一些旅行的效率和安全。經(jīng)過漫長的旅途后,終于要到達終點,可著陸和緩沖需要立即有力而且精細的矢量作,這些新引擎竟然也繼承了瑟爾機傳說中的缺點,在精細作和矢量控制上不足,又因為新技術(shù)一直被壟斷價格又無法降下來,因為這點理由再安裝幾臺引擎成本太高,這個時候還得靠古老的發(fā)動機,可以達到立即有力而且精細的矢量作,為快速安全的宇宙長途旅行畫上一個的句號。而這三種效用各異的動力裝置,其組合就成了現(xiàn)代飛船賴以運作的動力系統(tǒng)——聯(lián)合宇宙引擎技術(shù)。
狀態(tài):閱讀完畢
主線:鹽
回過神來,我身處在一個模糊花白的世界里,模糊到甚至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,一切存在都是朦朦朧朧的,我要干什么,甚至我是誰,都不知道了,這讓我手足無措。忽然,耳膜開始震動,好像被噪音干擾的耳麥,傳來了聲音…對,是聲音,有人在對我說話。我集中精神傾聽這個聲音,漸漸地、漸漸地清晰了,對,這是我的名字,有人在呼喚我。漸漸地、漸漸地,我認出來了,這個聲音,是我的母親,我的母親在親切地呼喚著我的名字。漸漸地、漸漸地,我辨識出聲音的來源,并剛想往那個方向走…不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我是趴著的,站…那是什么?我努力向那個方向爬過去,卯足了四肢所有的勁兒,向著那個方向爬了過去。
漸漸地、漸漸地我想起來了,我的家庭,我有父母,我有兄弟姐妹,我來自一個穆斯林家庭,卻是在世俗中生活,我的父親,是一個小職員,為了擺遙遠貧窮的山區(qū),靠著自身努力,帶著母親和全家來到了城里生活。然而我所出生的國家,所出生在的這個城市,大多數(shù)人卻是信仰另一個宗教的,和我們有著長年的不和甚至仇恨。而領(lǐng)導人又是來自無宗教的勢力,面對主流宗教他們不能責眾,而我們一家,社區(qū)中僅有的穆斯林就成了公家和街坊鄰居都排擠的對象。我受到了欺負,家庭受到了不公的待遇,也許正應該像孩童時期我哭訴的那樣,我們不信了好不好,我們回到大山里挨餓好不好——妥協(xié)也許在那種環(huán)境下,真的是最明智的選擇??墒悄赣H總是搖了搖頭沉默不語,父親也總是笨蛋一樣的堅持“信仰是我們自己的事情,堅持好自己就行了,不要去管別人。隨波逐流,我就根本走不出大山,也根本不會有你們。”…
這時,漸漸地,我爬的越來越快,越來越快,并不由自主地,漸漸地,我站了起來,向著母親喚我的方向走去。近了,更近了,我不由的跑了起來,一片模糊中不遠的前方出現(xiàn)了一個黑影,是母親,直覺告訴我是母親,我飛奔了起來,那種依賴母親的本能讓我不假思索的向她飛奔而去,我伸出了手,想緊緊地握住黑影,不,是母親伸過來喚我的手,終于,那一瞬,我握住了。
可,我抬頭一看,那是老師,一臉慈祥的看著我。
下一句他要說的話……
資料更新/主線:鹽(16)
小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